目前分類:尋找300里的星光 (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2年的芥末日,雖然有80%的認為『一切都是假的,嚇不倒我的…』,12月21日前還是有一陣子的莫名焦慮。一部分想世界末日是怎樣來、一部分想希望到時候不要只有留下我一個人(這很恐怖)、一部分看著新聞裡面說這些都是假的的新聞、一部分看著網路上的大家分享的各種世界末日的圖文(我覺得隔天要上班那個很不賴)。各種的東西變成小小的絮絮叨叨…然後,腦袋炸了。這大概就是起由。

我.想.要.一.點.點,再多.一.點.點.的.安.靜。

於是,整個一月,關掉手機。(其實我考慮的是關電腦,但是因為上班會用到電腦,而且我有某種程度的網路依存,所以還是先跳過,也許哪天我就上班時間以外的時間不用電腦)…選擇關掉手機,一部分是沒有手機對生活影響最小。一部分是如果讓我選一個希望他消失的必需品,那一定是手機。

對生活影響最小
1. PHS收訊很差,GSM知道的可能不超過50人
2.手機的功能之於我就是傳簡訊、拍一個模糊的照片傳給妖怪、偶爾拿來聯繫一下事情。最大的功能大概是拿來當鬧鐘。
3.我上班不太接私人電話,我下班就是在家宅,不愛出門也不愛接電話

然後,過了一個月,沒有手機的日子其實很開心(^_______^),唯二困擾的是,鯨爸某天身體不適…隔天上班的時候想說中午打電話慰問一下,但是卻沒有手機可以用。(我想,這應該是手機最應該的使用模式:在對的時間,關心重要的人。),以及不能傳照片給妖怪

 

沒有手機的這個月,
我跟朋友約的時候會事先確認好集合時間地點,然後提早出門。(因為不可能傳簡訊或是打電話問說會晚點到)
買了鬧鐘,盡可能的少賴床(鯨老喵有督促我這件事情)
減少網路購物(因為會發送訊息到手機)
每次出門都有一種冒險的感覺(不知道會不會被車撞之後倒地無可救援)

好像有一些習慣好了一點。

 

然後發現

鯨爸鯨媽身體還算不錯,不用擔心獨居老人自己在家會怎樣
鯨妹朋友一堆,也是可以好好照顧自己
我的朋友們都很守時守約,然後即使在遠方,我們也還是一直在一起。偶爾靠腰兩聲,接著各自的一起努力。

以及,我一個人,也可以跟自己好好說話。

 

2月,因為冬季旅遊,所以得帶著手機被聯絡,但….三不五時沒事的時候還是會關關手機~

 

----------------------------------------------------------------------------------------------------------------------------------------------------

嗯....基本上我是打算今年的每個月做一件事情,現在大概決定了三四個月的事情,但是基於我說到不一定做得到的懶惰習性,又說話不一定算話的跳躍性思維,我想,還是一個月一個月來吧。這應該是某一程度三百裡星光的續集。二月份,因為假期很多,所以打算消耗一下房間裡的未讀書籍,預計大概是一日一書。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760244250b  圖片來源:金石堂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The Happiness Project),Gretchen Rubin

一天很長,一年卻很短。

故事其實開始在於作者某一天突然思考起了”快樂”這件事情,他並沒有不快樂,但是好像也撐不上很快樂?。於是他決定進行一個『快樂生活提案』,除了自己,還把週遭的人直接或間接的拉進來。他在計畫開始的時候,訂定要遵守的十二項守則,

十二項守則是:
1. 做自己
2. 凡是看開
3. 表現出自己想要的感覺
4. 馬上行動
5. 要有禮貌,要講道理
6. 享受過程
7. 物盡其用,不浪費
8. 把問題弄清楚
9. 放輕鬆
10. 該做的事情就去做
11. 不要斤斤計較
12. 心中只有愛

計畫一共進行12個月計畫,每個月都要完成一些目標(例如打掃房間、每天運動、早上唱歌之類的小事,到讀書會、寫五萬字小說),然後要保持達到的這些目標持續下去。

而套一句他朋友說的:『當你開始思考快樂之後,你就會變得不快樂』,於是在這12個月中,他經歷各方的改變/挫折,有好有壞,包括生活、家人、自己、待人接物等等各方面,然後反思(心理系超愛的兩個字),持續的行動及修正他的計畫。

生活每一天都很長,時間以秒、分、時在漫步,挫折快樂混在一起一天還過不完,但一下子一年就結束了。

關於計畫作者很詳細的說出經歷、挫折、失敗、與丈夫的溝通、與小孩的相處、朋友、改變等等,也引用許多文獻、故事、網友回饋。對於快樂、對於計畫執行,作者也不斷的思考及改變。有些章節描述會覺得有點流水帳,很像一個中年婦女的murmur。

但我覺得這本書的起點:關於快樂的思考,是很符合很多人的狀況:關於生活的種種,沒有不快樂。但也沒有開心到哪,日復一日,好像沒東西值得抱怨,但也沒有印象深刻的事情留下。在這種生活狀況下,如果能有一點改變,而且是持續性的改變,也許會對生活產生一些些的變化。

我很喜歡『實驗計畫』類型的書,例如一英鎊過一天環保一年不會死。我對於可以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的達成個人目標的人都感到佩服。這本書對我來說並沒有上面兩本來的有趣,但還是很不錯的書。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源:一起來出版

 

日日100,松浦彌太郎,一起來出版

一百件物品,有一百個日子。一百個日子,蘊藏一百種美好。

如果我來說,一百種美好還不足以形容這本書。

這是一本說”生活”的書。松浦彌太郎挑選出對他有意義的一百種物品,物品從生活化的餐具、文具用品、衣物,家具到書籍、圖畫、樂器、化妝品等等,有大有小,各有不同。然後作者為每一件物品寫一個他之所以挑選的理由。這些理由包含朋友的饋贈、旅途的際遇、個人成長的經歷、生命中的觸發、前輩的教悔,以及其他有的沒的等等。

一張圖畫配上一篇文章,很適合晴朗午後配著茶跟小點心,躺在沙發上悠閒度過。一篇篇獨立的文章,讓人感覺到即使中間喝杯茶休息一下也可以繼續接著看,但大概會連茶都忘了喝就忍不住一篇一篇翻閱下去,直到結束。對我來說,是一本非常好閱讀的書。

物品加上人,就會變成故事,有經歷的故事,就動人。

挑選生活中的一百種物品,或是說一百種有故事的物品,其實比想像中的難。我試著找了找,大概十來件吧,也許更少(好貧瘠的人生)。不過,如果,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以後可以有一百件物品,應該是值得慢慢期待的。

順道一提,我很討厭書腰。但這本書,大概是目前唯一一本,我覺得沒書封/書腰很棒,有書封書腰更棒的設計

文章標籤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些人,那些事,吳念真,圓神出版社

 

出門應晚餐的聚會,習慣性的帶一本書丟在包包,這本昨天剛到手。

然後來回這樣那般即使沒有手握扶把也要窺看個一字一句,

終於完結。

 

我羨慕可以從文字傳遞影像的人。

 

關於這書,無法評論。

因為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喜歡,我推薦。

這恍若我童年的故事、恍若我父母的故事,恍若我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童年至今的故事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果陀的新戲,其實還不錯。雖然我幾度睡著(大概是挪威森林的遺毒,或是一男一女的相聲讓我昏昏)。李立群很厲害,在舞台上就是一個柯達底片廣告:『他抓得住你』的真實樣子。三個女主角各有特色。賴雅妍還滿讓我驚豔的!

不過厲害的應該還是編劇(還是導演?或是演員?)…

故事寫的是沒有成功的三場外遇,年近50的老男人,看著平凡的一生,妄想臨老入花叢….。第一次的誠惶誠恐、第二次的駕輕就熟、最後一次的油腔滑調。他挑了三個對象,也撞了三次城牆。但那經過歲月累積的執念(或是邪念)讓人的改變是顯而可見的。

我想起那些不知道還是不是朋友的人,嘆。

我希望我沒有變,或是至少沒有變壞。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挪威的森林

好寂寞、好寂寞。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春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糖、藍天、白雲、彩虹、睡眠。

我想起以前抱著鯨頭魚躺在人來人往的大草坪上以及聖言樓頂睡午覺的時候。那大概是我這輩子作過最青春的事情。過去那些看似浪費的時光,其實都有他的意義在。而五十歲的時候答案會是什麼?  20年後再來解答。

張耀仁的獨角戲,不錯看。

我喜歡363小劇場,以及外表坊的定目劇…進劇場支持一下吧!!!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刺蝟優雅

導演:Josiane Balasko
演員:伊川東吾、Garance Le Guillermic

我很喜歡裡面場景的設計

喜歡小女孩房裡的裝飾,特別是他想要自殺前所畫的壁畫。
喜歡門房中的場景,走入一般工作的地方後,會看見一個別有洞天的圖書室,
喜歡他的色調,灰暗中偶爾會有燦爛的色彩

故事從小女孩的觀點看世界,電影裡面那十分成熟事故的口氣卻又透露出孩童天真的口白,十分有趣。
整部片就是一種典型巴黎場景會出現的那種步調,慵懶但是自成風味。

電影其實不錯看,如果沒有那我最討厭的結局。
(關於電影到此截止,以下完全是抱怨)

--------------------------------------------------------------------------------------------
關於小說、關於電影、關於種種現實以外的一切敘事,我很討厭以死亡作結的悲劇結局
總覺得人生已經苦短,何必要給這些個點點滴滴一個惆悵結局
尤其是為了拯救某人而喪失自己生命的這種事情…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莊祖宜著,大塊文化出版

我很喜歡體驗文學,學一點東西。然後看見一些故事,自己也有一些故事….。

之前看過的凱塞琳.弗林的巴黎藍帶廚藝學校日記、茱莉.鮑爾的美味關係之類的。用外國人的觀點,體驗另一個國家的人的飲食是很有趣沒錯,但總有一些與自己格格不入的感覺。而這本書,以一個華人的角度,敘述著在廚藝學校學習的經驗,他的敘述、體驗以及文章用字,是很親和的。我覺得很像是廚房的Janet(瘋台灣主持人)

書是部落格的呈現方式,不單單講學了哪些菜,還有一些生活中關於廚房關於烹飪的小故事以及一些簡易食譜,還不錯看~

題外,能夠煮出一桌好菜,其實是非常令人羨慕的。對於我本人來說,煮出來的東西不會餓死或毒死自己就很了不起了。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819

原著:二之宮知子,台灣代理:東立出版社

電視版:緯來日本台、日本富士電視台(日本官網)(台灣官網)(日本電影網站

 

我進了電影院看交響的最終樂章,在聲光特效極佳的場合,只能大喊bravo以示激動的心情。交響情人夢是我覺得歷代漫畫改編真人版作品最好的一次(好像沒有漫畫改真人版是好的)。而且超越漫畫版的本身。

漫畫的畫風普普,但是整個劇情非常的完整。光看漫畫,其實很難想像真人化的場景。但是富士電視台非常厲害的把把這個故事變為現實。不僅真實呈現漫畫場景(但更誇張)的服裝、漫畫裡面(看不到)的豐富色彩、利用動畫、配音及道具特效穿插出來的野田妹小世界;以及真實化的普呂太動畫、樂團場景,還有非常非常棒的交響配樂。

完全的超越想像。

一個很邋遢、天兵而且擁有自己小世界的天才鋼琴女野田妹遇上龜毛、潔癖還有海空恐慌症的天才指揮千秋王子(名:真一),配上好幾群各有特色的樂團成員(搖滾小提琴手、瘋狂粉絲打擊樂手…)、享譽國際的色老頭指揮家,以及各種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搶戲配角。

電視版從兩人的相遇及相處開始、特別篇是兩人到巴黎的求學、電影版是邁向世界(職業)鋼琴手/指揮。每一段都有許多誇張的場景及有趣的演員串場惡搞。讓觀眾一邊期待著千秋王子指揮交響樂團及野田妹鋼琴的演出,一邊默默期待(守護)著兩人的變態戀情。整部(電視/電影版)以詼諧又感人的輕快步調,十足地令人喜愛。

為了電視版及電影版,我重新借整套的漫畫回家看,但是每頁漫畫場景都自動轉換成真人演出的上野樹里及玉木宏,每段故事都出現電視版的搞笑畫面其配樂。對我來說,這部真人化的演出是非常成功的洗腦阿!!!

 

順道一提,老實說我很想買電影版DVD,但是聽到台灣發行的中文版居然沒有幕後花絮的特點,非常失望。然後又得知日本版有兩片獨立特點時,真的很想衝動上AMAZON訂貨(可是好貴阿阿阿orz)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1185

福爾摩斯先生收,Michael Robertson,臉譜出版

福爾摩斯的小說是經典,我想他也許是第一個虛擬2D世界裡的第一個被實體化人物。英國有他的博物館、重現他的住所。每年也還收到世界各地寄來的,指名給福爾摩斯的信(喔~當然應該也有華生)。

一對經營律師事務所的兄弟搬進福爾摩斯故居所屬的大樓,優惠的租約下寫明承租者必須負起協助給福爾摩斯先生的信件回覆。這本書,就是這樣開始了這個故事。因為是推理小說,故事就不多敘述。與福爾摩斯相關連的後續作品偶爾看得,但寫得都不夠味道。這次其實有點擔心書的內容會不會又要硬扯(或是模仿)福爾摩斯,但還好沒有。

這部推理小說除了一切來自兩封給福爾摩斯先生的信外,其他的寫作方式、故事的敘事都跟福爾摩斯沒有關係或相似。但是故事一段接著一段,直到最後真相大白的時候,還滿容易讓人有一種跟著破暗的感覺。雖說結局有那麼一點太現實。但卻有一種期待下一封來信會帶來怎樣故事的興奮,不過我覺得步調可以再快一點會更好。

還滿不錯的推理小說~

----------------------------------------------------------------------------------------------------------------------

這本書有很加分的設計,外包裝作成一個信封的模樣,拆封時就好像要打開一封信一樣,必須撕開封條。我那時心裡一方面超喜歡這個設計,另一方面十足的擔心會不會買到爛書(進書店在沒有翻閱之前買不認識的作者寫的新書,要具備很大的勇氣。),裡面的書封面就是文章一開始的那張照片。樣式很像,只是改成直的

IMG_1182IMG_1183

 

裡面有一張出版社自製福爾摩斯的名片以及四張福爾摩斯博物館的明信片(因為跟我手上那張福爾摩斯博物館的名片不大一樣,所以我才懷疑是自製)

 IMG_1184  IMG_1186 IMG_1187  IMG_1189IMG_1188

我愛福爾摩斯,更愛特點,本書裡面有那麼多的贈品實在難見,通常這書不是太有趣,就是太無趣。還次還好是前者。不可否認,光看到特點,我對書的評價就多加了幾分上去。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G_1813

展出時間:2010/10/16~2011/1/2
展出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3C展示廳
門票:現在免費中

會去看這個展,其實是因為各種平面媒體新聞廣告很多,從各種消息中只知道這個攝影師是日本大師、擅長拍人體、曾經拍過日本知名女星宮澤理惠的寫真集。以至於我去看展之前,一直有一種到時候會不會看到一堆寫真女星的裸體照的想法。

實際上去看展後只有一種敬畏的感覺,是比想像中寬廣而且繽紛的世界(非常有趣的展,大家趕快去看。)

在台灣的看過的幾個攝影展,輸出照片的大小大概是10*12,再大點就是A3,最大大概也不會超過A2海報大小。這個展,幾乎每幅照片就是一張海報的大小,有的甚至三四張海報長寬的大小,是作品初見的瞬間,就有一種震撼感。但是,並不是單單只把作品放大而已,篠山紀信的作品中有很多很強烈的色彩,以及非常直接在跟觀看者講故事的感覺。

展覽簡介(節錄自宣傳手冊):展出篠山紀信從1960年代至今的作品,共72件。分成八大主題:上隱東京、篠山廣角、藝術家、女星、歌舞伎坂東玉三郎、東京胴體、魅影、夢幻。

從展覽開頭走入,一開始的展區我想只能用『數大』及『美』來形容,有巨大的垃圾堆、身上滿是刺青只著兜檔看起來就是黑道集團的眾多男子(有一種闖入仁義世界的感覺)、集結眾多相撲選手的比賽會場(第一秒看到的時候直覺是”好重”,但下一秒真的覺得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莊嚴場合),甲子園棒球場等....第一區是許多由『眾』形成的圖片。

藝術家區的作品是以兩個藝術家,同處同一個空間進行拍攝。照片裡面不同領域的人即使處在同一個場合,仍會畫出不同的氛圍,跟結界一樣的感覺。

東京胴體有一段是在類似廢墟的場景拍攝的,第一眼看到的是藍綠色調的廢墟,然後會在其中的某個角落看見一個全裸的人體(這個系列的最後一張圖,我找了很久,一直沒找到:P)。雖然是廢墟但沒有陰森的感覺,但也不能說令人覺得很想去探險或接近,就是一種冰涼涼的風格

幻影、魅影這段有些圖看起來就像是夠過紅外線感應,人體是橘色的,不是很舒服。

篠山廣角是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聽說也是攝影者個人的一種攝影方式,看起來的感覺就是你現在看到的風景,已鋸齒狀的方式扭曲或是像在鏡子迷宮裡面看到自己那樣,每一面接連著另一面。在照片整體上有一點違和感,但是又帶出另外一種想像的觀看方式。

女星、坂東玉三郎的系列,我覺得色彩跟人物本身的存在感是很有趣的。

篠山紀信的作品我覺得最厲害地方是他不停的拍攝具有日本風格的東西,以相機把日本傳統技藝、人物、服裝、空間、色彩,甚至是空氣都保存在他的相片裡面。現在觀看的時候會有一種身在其中的感覺;但是,一百年以後你再看,也還是會有身在其中的感覺。真正的成為歷史的記載與延續的媒介。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情人節快樂,導演:蓋瑞馬歇爾,演員:太多了

原本以為是就是一般班那種粉紅色愛情喜劇之類的片,沒想到是我超愛的那種說故事方式。

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情人節當天,只有一天的故事,而小鎮上的人們各自為了情人節而努力。買花、賣花、求婚、告白、單身派對、千里尋親……。每個人都是他故事裡的主角、然後另外一個故事裡的點綴。就是那種六度分離理論下的敘事。超愛。

 

image

一頁台北,導演:陳駿霖主演:郭采潔

 

 

郭采潔很可愛,這大概是這部片我最大的感想orz。

還是要支持國片!!!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825

 

演出時間:2010年11月7日
演出地點:國家音樂廳
合作樂團:國家交響樂團

超級超級讚的一場演出~

前半段是久石讓的創作曲,非配樂的類型。

Links
這曲子是2007年為日本文化產品展所作的曲子。聽起有一種冒險故事的感覺

MKWAJU 1981-2009
這首聽起來比較低沉。有一種莊嚴肅靜或是軍隊的感覺

DA.MA.SHI.絵
我很喜歡這首用的樂器,聽起來有一點農村樂,偶爾會有小鈴鐺、三角鐵的出現。其中有一種會發出平交道當當當聲音的樂器,很舒服(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樂器嗎?從台上看起來是好幾根的直立鐵管,然後用槌子敲打)

The End of the World
這首是三段構成的曲子,曲目的敘述是以『After 9.11』為主題所創造出來的音樂,三部曲聽起來就跟戰爭、災難、悲傷有所聯想,會讓人很想逃跑….

 

後半段是久石讓的電影/電視廣告配樂,這段開始就是大歡樂的場景。跟前半段比起來,前四首沒有薩克斯風、喇叭以及多數的打擊樂的樂手。一直到第五首才又加入。另外就是久石讓先生每首曲子都會下場彈鋼琴,他彈鋼琴非常的可愛

Departures
是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主題曲。幽幽地傳達情感的曲目(電影我一直沒看,應該是該補完的時候)

Kiki’s Delivery Service
這是我超愛的魔女宅即便的主題曲,現場演奏真是太棒了,有一種跟著上天(哎呀我怕高),然後路過許多美麗風景的感受。久石讓先生在演奏這首曲子的時候一直露出笑容,超可愛

On Summer’s Day
神隱少女的主題曲。今天我覺得最讚的演出,很多小小的樂聲層層疊疊,,有一種鄉愁、一種隱隱讓人想要掉淚的感覺。

Summer--現場調動曲目序
是1999年北野武導演的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的主題曲,是輕快的曲目,我總覺得耳熟,不知道在哪裡聽過。

Water Traveller
是1993年大林宣彥導演的電影『水之旅人』

Ponyo on the Cliff by the sea
波妞波妞,這曲子一出來,下面觀眾席的觀眾就出現一片笑聲。現場聽演奏版非常的讚,腦袋裡面會一直有小波妞出現,這首曲子用了很多打擊樂(好像是銅、鐵琴),整個輕快。我一直覺得這時候應該要配上交響情人夢裡面從天而冒出的各種動物(波妞版本應該是各種海洋生物)跳來跳去。

Oriental Wind
樂曲來自2004年的suntory綠茶廣告。

安可曲,第一第二首是耳熟能詳的曲目,但是現場觀眾太熱情,演奏到樂團沒有曲目,久石讓先生出來個人鋼琴獨奏兩次(我覺得他應該也是超感動的,整個音樂廳有八成的人站起來)

風之谷

龍貓

不明

魔法公主

 

整體來說,我覺得今天的指揮滿分、鋼琴滿分、樂團滿分、觀眾滿分。今天的觀眾很讚,聽演揍得時候超安靜(也沒有討人厭的手機聲)、鼓掌的時候超捧場,喊安可的時候也不會鬼吼鬼叫,除了某個硬要衝上去跟指揮握手的人之外,其他真是滿分到極點。七點半演出,十點多才結束。尤其是最後兩首自彈曲,整個有賺到的感覺。超級開心。

 

今天唯一的問題是我的位置在三樓1D,就是那種露台觀眾區,視野超好。但是….我怕高,坐著的時候還好,露台邊有一定的厚度,看不到正下方的高度,但是站起來就很恐怖,以至於從坐下到演奏結束,我整個不敢離開位置上(就連中場都不敢考慮去洗手間orz)

 

謝謝幼稚園老師的票跟兔子迷路快遞公司的送貨,超開心,謝謝。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最後的演講,Randy Pausch with Jeffrey Zaslow,方智出版社

我看過這個演講的影片版,非常的精彩,除了講者瘦弱的身體看起來似乎微恙外,真的很難相信他是個時日無多的人。Randy演講的時間是2007年9月,那時他被醫生宣判只剩下3-6個月的生命。但是一直到2008年的7月才過世,比起醫生所說得還多活了半年。演講以及這本書的出版都是他對世界的道別,還有給予太太和三個稚幼孩子的遺言及寶物。

書也同樣的精彩,從演講出發,然後談了夢想、努力、家人、生活以及那些個背後的故事。很好看。(本來想寫趕快去買來看的,不過聽說現在部落格不能工商服務,所以就這樣啦啦)

 

死亡這件事情看起來並不可怕(我是指自己的死亡),但是跟自己有關的他人的死亡就令人感到害怕。在今年的生日寫下29歲的未來遺書(大概是到了這個年紀,總覺得人生裡的意外不斷不過現在看起來,29歲的遺書有一種自我主張太過的感覺(呼))。老實說,跟大家道別並沒有想像中的悲傷或困難,也許擁有可以道別的存在,即使一個人面對死亡,也覺得幸福。

但,跟自己有關的他人道別就非常的困難。妖怪說如果有好好注視及陪伴,也許就可以好好的道別(之類的話)。而現在,是不是真的有真實的看見及努力陪伴著重要的那些事物,雖沒有心虛,但仍懷疑……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772IMG_1740

 

未來的展覽方式會是怎樣的呈現呢?有很多的3D特效?很多的聲光效果?很多的令人一輩子也搞不懂只能讚嘆的設備?這些,一定精彩,而且可想而知。這次在明日博物館看『風帶來光』,有另一種的反璞歸真。精密的計算,樸實的作品,真實、溫暖而且讓人忍不住的微笑。

風帶來光』的策展人是日本藝術家 新宮晉 先生,擅長利用風和水的自然動力,創造不同的作品,現場有播放新宮先生於視界各地的作品及作品展示模樣,可以看到風、水以及人形成美麗的景象。這次展覽在一片綠油油的稻田中環繞著三件作品:水上星宿、時光之翼、雪花

 

 IMG_1742IMG_1728IMG_1734   IMG_1756   IMG_1747

 

去看展的那天,風很大,剛好是展覽的特色,一波波的稻田海以及絡繹不絕的麻雀叫聲、個別的作品利用風力不停的運轉。每一個轉動都牽動全身

水上星宿有如水上的船帆一般地飛越、

   

時光之翼好像正在進行旅行般的擺動。

IMG_1752 IMG_1755   IMG_1763

雪花不停的飄動旋轉。

 IMG_1745  IMG_1747 IMG_1751

這個展地非常的小,從最邊緣走完一圈可能不用三分鐘,但是卻有一種回到鄉下期待著稻穀黃熟,大人們三三兩兩聚茶聊天的情景,也許再加上稻草人跟烤蕃薯,那就宛如童年時光再現。

我看見另外一個觀展者蹲在稻田間的景象,有一種遇到小時候的自己的感覺。

IMG_1760

-------------------------------------------------------------------------------------------------------------------------

明日博物館(MUSEUM of TOMORROW),在劍南捷運站出口,約三到五分鐘的路程,展覽就在大直愛買的後方的空地(真的是後面)。非常神秘的地方(笑)。他不是一個想像中那種有著方方正正展覽室的博物館,而是開放的就在一大片的空地上策展,好像有邊界,又好像沒有限制的具有想像力的地方。

背後支持單位是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博物館設立的宗旨目的為

計畫以「永遠都有更美好的明天(A Better Tomorrow)」為中心概念,將城市作為理念實踐的舞台,遊走移動於不同的基地,進行建築、創意、文化與美學的連結,帶領群眾感受因地制宜的在地情(資料來源:明日博物館)

在展區中的對於忠泰基金會的介紹描述,該公司利用目前沒有在進行建案的土地,策劃各種不同的展覽(現在正在進行的還有城中藝術街區),所以下一次的展覽也許是在另外的地方。就好像是馬戲團一般,拔棚前往下一個地方。我,非常喜歡這樣~(還是有人在作對世界有益的”對”的事情)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情人節三部曲之最後

IMG_1407

愛妻家,布克文化出版

這是本電影小說,電影我沒看過。但書中的文字以及電影圖像,已經足以帶人進入故事的世界。很不賴…

故事從攝影師的男主人打算趁著妻子外出的時候,找來前些日子遇上的小女孩到家拍照。沒想到應該要出發的妻子卻因為記錯電車的時間而回家。

老夫老妻的兩人,一邊對話,一邊回想起去年旅行的事情…
日常的生活、偶爾外遇的丈夫、心知肚明的妻子、離婚、老夫老妻的對話、旅行…

就像是日劇會有的步調一樣,一點一點現在過去交錯往來…
攝影師一邊抱怨著這這那那、一邊在意著妻子卻又很多時候口是心非。

故事一直一直的進行著,直到最後才點出妻子早在一年前在旅行中因意外死亡。
而攝影師則是不斷與只有自己才看得見(或想像出來)的妻子對話。

攝影師,花了一年的時間,思念
然後,懷抱無盡的懊悔與深情,說『再見』

非常悲傷及惆悵的故事

-----
其實跟情人節沒太大關係,純粹假借這個日子把欠很久的心得寫完一些。所以挑了幾本跟愛情有關的故事。不過也是稍稍的有一點順序性

數字狂小姐 是戀愛
這樣不行,我會愛上妳啦 是結婚
愛妻家 是家庭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人節三部曲之二

IMG_1406

這樣不行,我愛上妳啦!,阿潼,時報出版

因為鄭中中同學在FB上的推薦,意外闖進人七俱樂部(不過這個活動現在應該是......),然後跟了一陣子的人七噗浪,接著在一連串的廣告中買了這本書(呼~重複曝光是會被催眠的)

見面相處一個月後就閃電結婚,這事情大概跟未滿18歲跑去搭便車環島一樣地莽撞以及太勇敢。但就如同18歲的女孩順利完成搭車環島一般,這閃電結婚的婚姻也在一年半後繼續維持著進行式。

如果現在是幸福的,那過程怎樣,好像也就沒什麼…

----------------------------------------------------------------------------
就我來說,就人七與人夫的故事來看,也許最令人感到非常棒的事情是:原來真有人的結婚儀式,可以就這麼的”兩個人”。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應情人節來寫一下三本書的心得(是說進度嚴重落後的阿ORZ)

IMG_1404

數字狂小姐,Toni Jordan,野人出版社

數字狂小姐的生活是由各種數字構成的,每天的衣服、不同日期的相同行程、食物採買的數量、衣服輪流的規則、煮菜的方法…她的生活規律得很自在。

直到有一天,她遇見一個男人

中間巴拉巴拉的就不提,總之,她為了他,吃藥、看醫生、肥胖、參加焦點團體……試著讓自己成為一個不那麼規律的”正常人”,一個她自己不那麼喜歡的人…

然後,終究是爆發…。

女主角爆發的時候,大吼著封面的那句話。『去找別人拯救吧,你這個平庸的男人,我沒有問題。』,我喜歡。

人可以改變,但是應該要成就自己,成為自己會喜歡的自己。

 

不過,故事的結尾很童話,就是那種王子跟公主大概從此也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的那種結局。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第36個故事

moviw

我喜歡電影,在沒有看電影之前我一直以為桂綸美的角色會是妹妹薔兒(拜電影簡介的影響,我對薔兒的想像是甜美、愛做夢的小女生),結果兩個都不是。桂綸美是開咖啡店的朵兒,薔兒則是率性略帶點中性的妹妹。

故事總是這樣開始的,人有了夢想,然後實現了夢想,接下來是現實…

朵兒的咖啡店很美麗,卻沒有他想像中的生意興隆與優雅,還充滿著各種朋友送來的”亂七八糟”,於是薔兒在突發奇想中開始以物易物的交換來吸引客人,然後…

無敵鐵金剛加上兩杯咖啡可以換上一張老照片、兩首歌曲換一本母親教書的歌本、泰文食譜換來免費勞工以及一段愛情、35個有故事的香皂換成35幅的圖畫以及情書、咖啡館裡故事換故事,然後…

又是各自另外一段旅程的開始。

配著雷光夏的歌聲與音樂,電影有一種咖啡館裡慵懶的步調,很舒服,還不賴。

 

書--咖啡館裡的交換時光

book.php

電影裡面朵兒畫的35張故事,後來集結成一本書。除了原繪者吳孟芸的圖像外,另外邀請了數位作者共同針對不同城市撰寫故事。

圖像很有趣,但故事….該怎麼說,總覺得悲傷(灰暗)的故事居多,不像電影中的故事有一種童話般細語。不是我喜歡的…

 

體驗-2 朵兒咖啡館

IMG_1170

在書之後,電影之前,跟黑社會妹妹一起去朵兒咖啡館。咖啡館不大,但還滿舒服的。裡面的桌子椅子坐起來給人一種一個人來也好、兩個人也好的舒適感。咖啡店的後方則有一區陽光透過遮雨棚創造出來明亮的聚會區,那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對了,咖啡館其實不能帶貓的,這個客人後來求情很久(→好像是遠道而來),再三的保證貓咪必須收到袋子裡面而且不會出來後,勉強被接受,不過好像也很快的就離開了。

 IMG_1157  IMG_1161 IMG_1163 IMG_1162 IMG_1164 IMG_1167 IMG_1158

咖啡館的本身還不錯。但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卻是搭著公車經過松山機場後,眼前看到的那一大面沒有高樓大廈,可以看到遠方的山、山上的雲、雲後的藍天。那樣開闊的視野好漂亮,一點都不覺得是在台北。

小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